设计意图
《雷神》是一个大型的打击表演活动。这首进行曲非常生动有感染力,因此现在已被许多国家军事仪式所采用。虽然整首歌速度很快,但曲调是大调的,节奏相对简单。音乐分为三个部分,即ABA结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这项活动要求孩子们在使用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时尝试配乐和指挥音乐。活动的重点是根据节奏背诵内容匹配相应的动作动作,如:握手、拍腿、拍肩、拍手、拍头等动作。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根据提供的乐器的特点,从浅到深,从表到内,在分段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运用与音乐一致的动作来理解、表达音乐,使音乐内容具体、生动,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性质,学习语音总谱和身体动作。
2.节奏表演可根据总谱结构和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进行。
3.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使自己的节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4.培养孩子在大家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雷神图片,乐曲图谱。
2.乐曲《雷神》。
3.孩子们手里拿着乐器。
活动过程
(1)老师展示了雷神的两幅画面,引起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老师:孩子们快看:天上怎么了?
孩子:闪电、打雷、下雨...
老师:打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来学习?让我们一起听。
学习句:雷声隆隆。
老师:下雨后,天会怎样?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
孩子:快乐,快乐...
老师总结:有一首音乐讲的是打雷、下雨、天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评论:通过两张简单的图片,在儿童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交流,然后直接进入主题,引出《雷神》。
(2)孩子们完全欣赏乐曲《雷神》。
教师表演讲话和身体动作。
评论:这个链接是为了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感受和理解音乐。通过大地图,孩子们可以看到和听到,不知不觉地带着喜悦和好奇心进入作品的美好意境,为下一次活动铺平道路。
(3)理解a段音乐,尝试用语言图谱和身体动作表演。
1.老师配乐,读图谱。
老师:音乐里说了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展示图卡,逐句练习。
评论:教师在这一环节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下一环节的孩子跟随做好了铺垫。
2.孩子们跟着音乐读图谱。
老师:孩子们一起跟着音乐说吧。(播放音乐,孩子们集体阅读语音地图1~2次。
3.教师示范身体动作。
老师:现在小手也想参加!让我们看看。(老师示范动作。
老师:小手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孩子:摇手,拍腿,拍肩,拍手。
老师:你想试试吗?让我们试试。(老师可以用夸张的动作提醒孩子注意音乐的转换。)4.孩子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评论: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模仿和创造各种节奏表达形式,不仅避免了孩子单调的节奏练习,而且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4)理解B段音乐,练习身体动作。
1.听B段音乐,猜故事情节。
老师:雷声隆隆后下雨了。雨滴会滴在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雷声什么时候会再次响起?让我们听第二段音乐,看看。
老师:你从这首音乐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们找出雨滴落在身体上的节奏点,雷声响起)
2.孩子们试着练习身体动作。
老师:让我们用小手表演这首音乐。雨落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做什么?你在肩膀上做什么?你在腿上做什么?你在全身做什么?雷声响起时你做什么?(引导孩子们用拍头、拍肩、拍腿、拍手等动作来表达。
3.难点过渡句练习。
老师:孩子们发现雷声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孩子说前两次分别发雷声,后两次分别发雷声。
老师:听一听,前两次从闪电的第一声开始打雷,后两次从闪电的第一声开始打雷。(老师的动作示范导致前两次从闪电的第四声开始打雷,后两次从闪电的第二声开始打雷。
老师:让我们用小手试试。重点练习。
评论:这一环节是一个难点。教师使用符合音乐的动作来帮助孩子理解、表达音乐,并使音乐内容具体、生动。某些情况也使孩子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详细的指导来帮助孩子们识别和记住雷声的差异。
(5)教师展示C段图谱,引导孩子学习C段语音乐谱和身体动作。
1.老师朗诵语音地图。
老师:雷声停了,天气终于放晴了。这就是我们听第三段音乐所说的。(老师背诵乐谱。
2.孩子们跟着音乐朗读图谱。
3.孩子们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老师:你能看图谱动作提示,让小手参加第三段吗?(“陶陶”用什么动作表演,拍手?)老师分别问:这是什么动作?
评论:这个链接相对简单,孩子们有一定的早期经验,所以主要让孩子在独立阅读图谱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炼和总结,不仅是巩固以前的经验,也是这个链接的练习。
(6)老师引导孩子边说边做动作来感知整首歌。
老师:现在我们把A、B、C三段的音乐联系起来,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说进去。
评价分析:本环节是总结分段学习,让儿童进行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掌握好继续巩固,掌握不足的教师再次指导,有利于儿童下一次小组表演。
(7)老师引导孩子分组表演雷神。
1.老师引导孩子看指挥,分声部做身体动作,孩子分为三组。
老师:我们刚才做得很好。现在孩子们被分成三组练习。第一组做手部动作(摇手,拍头动作由这一组完成),第二组做腿部动作,第三组做肩部动作,拍手。我们一起来。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我们一起玩。(重点引导孩子们说三个地方需要孩子们一起玩。
2.不听音乐,空手练习,熟悉自己的演奏内容。
3.听音乐,教师指挥,分部练习。
老师:刚才演奏有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
评论:这个环节是让孩子先空手练习,不听音乐,不仅可以巩固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避免乐器合作演奏时的混乱。
(8)用乐器演奏雷神。
1.教师指挥,儿童分三组,三种乐器演奏。
老师:现在让我们邀请我们的乐器一起演奏吧!准备好了,一边看老师的指挥,一边跟上节奏,整齐的表演很好!
2.老师引导孩子发现演奏乐器中的困难。
老师:你觉得刚才演奏有什么困难?谁能帮助他?
当孩子觉得困难无法解决时,老师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的方式带领孩子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评论:当孩子们掌握了更好的徒手练习时,孩子们可以用乐器看到老师的指挥。这种方法更适合大量班级,使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合作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打击乐的兴趣。
活动延伸:
1.音乐活动:儿童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2.区角游戏:在小舞台表演中增加节目,让孩子进一步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