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儿童安全意识浅薄,为了儿童的安全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龄人交流,体验与他人交流的乐趣。
2.积极探索,思考问题,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观点。
3.懂得在安全的地方玩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哪里有危险,哪里不该玩
难点: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挂图,电视机
2.纸张纸和笔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达不必详细记录教师和学生的所有对话和活动,但活动的主要环节应清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和延伸环节。注:关注基本环节)
1.故事进入主题
导语:一只小猫趁着爸爸妈妈在做饭,偷偷溜出去玩。他来到河边,看到河里的鱼游来游去。他想抓几条鱼!它把手伸进水里,想抓鱼。但一不小心,小猫就掉进了河里。碰巧小鸭经过,救了小猫。从那以后,小猫再也不敢在河边玩了。孩子们,我们能在河边玩吗?在河边玩耍很危险。我们还能玩什么呢?
2.观看视频,引导孩子观察和讨论。
(1)教师引导孩子观看视频动画动画
问:照片中的两个孩子在哪里?小男孩还对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小女孩是怎么回答的?
总结:在铁轨上玩耍很危险,不能在铁轨上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2)教师引导孩子观看视频动画2
①问:这两个孩子在哪里玩?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②总结:在机动车道上玩耍是非常危险的,不能在机动车道上玩耍,在车道上来来往往,如果不注意可能发生车祸。
3.看挂图,引导孩子观察讨论
(1)老师引导孩子观看图1
问:这两个孩子在那里打羽毛球
摘要:不能在高压电线下玩耍,如放风筝、爬电线杆、钓鱼等。
(2)老师引导孩子观看图2
问:小男孩在哪里玩?他这样做对吗?
总结:不能在深井、悬崖边玩。
4.组织孩子在教室或幼儿园找到危险的地方,并为这些危险的地方设计标志。
(1)导语:孩子们,我们的老师或幼儿园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并为这些危险的地方设计标志。
(2)儿童手绘标志,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带领孩子们把标志贴在相应的危险地方。
5.儿童角色表演
扮演司机、行人和警察叔叔,谈谈在路上玩耍的危险。
6.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总结:玩的时候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不要在危险的地方玩。
教学反思
1.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儿童发展的反思,活动的内容已被儿童理解、尊重和接受。通过与环境材料、同龄人和教师的互动,可以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自主发展。
⑵反思教师专业发展,了解儿童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掌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最小的支持,促进孩子最大的发展.
⑶反思师幼互动,师幼合作良好,教师可根据孩子的需要调整教学。
2.对活动效果的评价。
本次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安全的地方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