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激发儿童对竹竿活动的兴趣,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中国民间文化的乐趣;鼓励儿童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体验与同龄人合作的快乐;通过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根据音乐节奏大胆尝试跳竹竿,培养儿童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短竹竿.四根长竹竿;一个用竹竿做的大轿子,几条红丝;音乐《骑马》.七月火把节《七月火把节》.《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鸟朝凤等。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骑马》做节奏进入活动室。(竹竿骑马)
二.儿童自由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
1.鼓励大家尝试用各种方法玩竹竿
2.儿童分散活动,探索各种竹竿玩法(提醒儿童活动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请玩得好的孩子示范。
4.集中总结,和孩子一起练习。舞金箍棒棒棒棒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三.学习"跳竹竿":
1.介绍:其实在我们祖国的一些地方,比如云南.海南,很多少数民族也喜欢玩一种叫做海南的游戏"跳竹竿"传统的民间游戏。猜猜,他们会怎么玩?
2.教师示范:将两根竹竿放置如图所示"//",邀请两位老师帮忙"分分.合合"节奏打竹竿,老师演示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的关系。
3.三人一组一步练习,先听音乐节奏练习打竹竿,再练习跳竹竿。
四.跳长竹竿
1.先请个别孩子尝试,然后分组,请孩子排队,请一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打竹竿,其余孩子一个一个排队跳。
2.休息时讨论其他不同的跳跃方法。(除了我们刚才学的跳跃方法,想想怎么跳?还有什么新的跳跃方法?
3.将四根竹竿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表演。并鼓励孩子们大胆邀请客人参加表演。
五.活动结束后做放松运动。
"刚才,孩子们表现得很好。今天是猪结婚的日子。我用竹竿做了一辆轿子。让我们把猪和他的新娘送回家!"(一个孩子扮演新娘,一组孩子用红丝跳舞,一组孩子骑马.一组孩子用竹竿伴奏),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培养孩子的弹跳能力。心育学提出的两个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龄人合作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了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时,设计了用纸棒和音乐一起排队练习。在这个环节中,两队由"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孩子们初步尝试与同龄人合作的快乐,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在基本部分,让孩子先用纸棒"一物多玩",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合作,积极推广三四人游戏。然后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老师不演示游戏玩法和规则,而是引导孩子独立探索(敲击)"竹竿"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怎么跳?如果在跳跃过程中发现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试一次.再次发现,师生互动的形成.不断调整生生互动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师生双主体地位,通过活动结束,"叫号接棒"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心理教育目标的培养处于一定的高度。例如:始终鼓励儿童与同龄人合作,引导儿童主动解决困难等等。但仅仅依靠这项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但也需要坚持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儿童的心理素质良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