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模板 > 大班教案

上学期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懒小蜗牛》包含反思

时间:2023-07-18 00:56:43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次教育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孩子们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的情节,训练孩子们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专注地讲述故事。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有重点地讲故事。

2.引导孩子创造性地排列和讲述图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3.引导孩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用合理的想象力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4.促进儿童创新思维与行动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引导孩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用合理的想象力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活动难点]

引导孩子创造性地排列和讲述图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间小房子;让你抱怨它走得慢,悠闲悠闲,从不着急。

(通过引入谜语,激发孩子猜想的欲望,为以下讲述活动铺平道路。)

2.请学习小蜗牛爬行的样子。(小蜗牛爬行最大的特点就是慢吞吞、懒洋洋的样子)

(大班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通过引导孩子模仿蜗牛的外观,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慢吞、懒”等叠词。)

2、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感知和观察,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故事

图中有哪些小动物?(乌龟和蜗牛)他们要做什么?(旅游)这只蜗牛旅游时是怎么偷懒的?结果怎么样?

(观察是理解事物的基础。教师利用“问题观察法”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观察图片,使孩子在讲述时更加细致。观察能力是发展儿童理解能力的基础,也是儿童创造力的起点。只有通过老师的问题,观察孩子的故事才能更有条理、更分层次)

3、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传播孩子的思维,使他们专注于讲述

1.小蜗牛为什么睡觉?(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你会怎么做?(爬到小乌龟背上多辛苦啊,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醒来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小蜗牛在这个时候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的背上,而是和它们竞争呢?(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开放的问题可以充分传播儿童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开放的问题,有效地发展了儿童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叙事能力,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他们想说,快乐,愿意说。)

4、孩子们可以自由安排图片,引导孩子们解释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情

老师引导孩子们创造性地对图片进行排序、讨论和讲述,老师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孩子们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根据排列顺序讲述并命名故事,提醒孩子讲述时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为所有孩子讲故事。

(在分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强弱”的分组技巧,分组讲述,为儿童提供相互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儿童之间的差异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儿童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发展。小组讲述避免了无形的时间浪费,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围绕同一主题讲述,并在有效的时间内给儿童更多的交流和表演机会。)

五、生活拓展,引导孩子勤劳不偷懒

1.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懒惰?你做过什么懒惰的事。

2.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未来的正确做法。

[活动延伸]

1.将图片放在角落里,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不同的排列顺序,并大胆合理地讲述故事。

2.收集关于蜗牛的信息,观察蜗牛的外观特征,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惯,并画出想法。

儿童看图讲述内容:

有一天,蜗牛和乌龟去给蚂蚁过生日。走着走着,乌龟累了,心想:“我先休息一下,以后再走!过了一会儿,小乌龟睡着了,小蜗牛悄悄地爬到了小乌龟的背上,但小乌龟一点也不知道。乌龟醒了,继续往前走,以为小蜗牛走得很远,就加快了速度,爬得满头大汗。蜗牛似乎沾沾自喜,躺在乌龟背上睡着了。走着走着,乌龟看到一条河,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河里。蜗牛也被带进了河里。它拼命地喊道:“救命,救命!乌龟迅速救了小蜗牛上岸。”蜗牛脸红了,说:“我再也不懒了。”

小乌龟想看看大自然的美景。小蜗牛听后说:“我也想跟着你。他们走着走着,小蜗牛累了。小蜗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悄悄地爬到乌龟背上。我想:“这真是个好办法。一边骄傲,一边嘲笑乌龟,我真的很傻,没有找到自己。”乌龟走到河边想:“我先洗个澡,让自己更干净,‘更漂亮!”乌龟跳了进去,发现自己背上冒着强烈的气泡。想:“这是怎么回事?”回头看,小蜗牛掉进了水里。小乌龟觉得很奇怪,于是小乌龟把小蜗牛扛到了岸边。小乌龟问小蜗牛:“这是怎么回事?”小蜗牛,我不得不一五一十告诉乌龟。小乌龟说:“以后别这样了。太危险了!”

小蜗牛说:“对不起,我再也不会这样了。”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设计合理,循序渐进,围绕目标展开。从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位置。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孩子说话积极,思维活跃,大部分孩子都能大胆表达积极的意见。让孩子自由看图片讲故事时,老师活动前要求明确,能突出重点。老师提问时,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既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又能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自信心。当胆小内向的孩子不敢说话时,老师可以给予鼓励和肯定,有效回应孩子的想法,使孩子的故事更加丰富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