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孩子初步感知力的大小.罐体运动速度与沙轨之间的关系。
2.发展儿童手部肌肉,增强儿童手部力量的控制能力。
二.活动准备:
1.一个废弃的罐子,在底部打开一个小洞,放入干细沙中,把罐子挂在绳子的一端。
2.一张4开的彩纸。
三.活动指导:
(1)引题。
1.展示制作好的易拉罐,问:这是什么?(易拉罐)
2.老师示范摆动罐,引导孩子说出罐的摆动与手有关
(2)引导孩子感知用力与罐摆速度的关系。
1.请上前任意领取一个罐子,尽量让罐子摆动。
2.组织孩子总结:手使力小,易拉罐摆动慢;相反,它会摆动得很快。
(3)引导孩子感知用力大小与罐体摆动速度以及沙轨之间的关系。
1.老师示范沙漏作画,引导孩子仔细观察。
(1)出示彩纸,教师示范正确的沙漏方法。
孩子们,我发现我的罐子里藏着一样东西。我想请你和我一起看看是什么(老师示范)总结:用力要小,这样罐子才能慢慢摆放,沙漏的轨迹才会小,不会漏到地上。
(2)组织孩子欣赏老师"自然沙画",引导孩子发现"沙的轨迹",从而激发孩子的活动欲望。
2.孩子们试着去做"沙漏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孩子在8开大小的彩纸上进行"沙漏作画",让孩子们把沙子倒回罐子里。
(2)鼓励孩子将彩纸打开成4开大小,然后进行"沙漏作画",要求孩子稍加用力,罐子的摆动速度会更快,沙漏的轨迹也会更大,然后把沙子倒回罐子里。
(3)合作"沙漏作画"。
所有孩子拼凑彩纸,鼓励孩子正确控制活动,提醒孩子保持距离,避免罐子之间的碰撞。
(四)组织儿童进行集体欣赏和评价"沙画"。
1.问题:刚才我们在制作大沙画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让远处的彩纸漏沙的?(用力大小)
2.总结:今天,我们都是小科学家。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和沙子进行了有意义的活动,发现了用力的大小、罐子的摆动和沙子轨迹之间的秘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它去发现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