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作为医院首批参与优质护理活动的病房,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活动,加强基础护理,注重专业护理水平的提高,将中医特色护理文化融入优质护理示范活动,使护士更新理念,患者获得系统的中医特色护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文化,不断深化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时,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学习中医文化的氛围。
1.1结合护理部的学习计划,制定本科中医理论学习计划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建立中医学习成绩考核档案,记录考核结果。
1.2科室制定的专业护理常规和症状护理常规从实际出发,体现中医特色,制定本科中医护理特色操作,制定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1.3护理部每月举办全院中医护理学习讲座,由资深中医护理毕业护士授课,由浅入深,自制幻灯片,全体护士参加。
1.4科每月组织中医专科护理学习,护士长等高年级中医院校毕业护士讲课。内容与科室实际内容相结合,每周提问一个问题,使护士能够掌握本科专科护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1.5每月进行一次大型中医护理查房,学习和讨论疾病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中医护理理论水平。
2.将中医特色护理贯穿病人住院全过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1入院护理。
患者住院时首先接触护士。护士的言行非常重要,尤其是服务态度。我们提高了服务态度,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缩短了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在与患者的沟通中,通过看、闻、问、切,详细评估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宗教信仰和个性选择合适的病房,使患者具有相同的气质和愉悦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康复。例如,阳虚阴盛的患者安排在温暖、光线充足的病房;阴虚阳盛的患者安排在光线略暗、凉爽的病房。
2.2住院护理。
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我科实行了对患者的责任保障,使负责任的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过程护理服务。在人员安排方面,负责任的护士由主管护士以上的护理骨干负责。根据患者数量和严重患者数量,实行灵活安排,增加午班和节假日薄弱环节的值班人员,及时增加早晚班,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早晚护理,大大降低患者陪护率。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住院评估,进行辨证施护,使患者得到有针对性、全面、系统、动态的护理。例如,在饮食护理方面,阴虚发热者应多吃滋阴生津的产品,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辣椒、生姜、辣椒等干热产品;对于每一位因烦恼和愤怒而头晕的发作者,其护理措施重点是调整患者的情绪,启发患者,鼓励患者讲述内心的烦恼和困难,通过发泄内心的困难,调节肝气,告知患者心情不好时不宜饮酒、吃饭,避免肝气不适和气机抑郁,导致疾病发作。在用药方面,因时因症给药,正确给药。例如,一般汤应该是温的。对于感冒的人,中药汤应该是热的,以帮助用药。
根据本科疾病的特点,我科制定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我科开展的中医技术操作项目是:穴位按摩、耳穴埋豆,主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穴位按摩通过标准化、熟练的技术、节奏、强度和刺激性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患者的体质强度,发挥调节器官、疏通经络、气、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如高血压患者采用法律、揉捏、推、太阳、鱼腰、印刷厅、风池、风府等穴位,根据患者类型,采取虚拟补充腹泻,调节阴阳。高血压患者耳穴压豆,主要采用降压沟、耳尖、肝、降压点等穴位,王不留下压力,每天揉三次,每次2-3分钟,疏通经络,平肝潜阳,清理头,达到降压效果。
在与患者沟通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详细讲解中医文化知识,宣传拔罐、刮痧、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技术操作,教患者实际操作,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康复保健和疾病预防。
2.3出院护理。
在预测患者出院时,提前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重点关注中医康复和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从中医一般护理、日常护理、情感、饮食、药物和中医常用操作等方面进行指导,留下联系电话,定期回访。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沟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3总结
临床工作中,通过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向患者宣传中医保健常识,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