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资银行:尴尬中寻求突破。
对于在中国发展的外资银行来说,2011年的到来不仅是另一个新的开始,也意味着存贷比达标期越来越近。也许,对于一些外资银行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因为他们要么达到了标准,要么离目标不远。然而,对于大多数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1)行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截至2011年底,在中国境外法人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比例必须控制在75%以内。然而,目前,除了华旗、汇丰等几家外资银行能够确定标准外,大多数外资银行,特别是日本银行,几乎不可能按时完成标准任务。
事实上,除了存款和贷款比例外,近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从最基本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来看,外资银行所占的存款和贷款比例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一开始,外资银行设定了相对较高的门槛,经过实际洗礼后,外资银行自身的存款门槛普遍降低。然而,对于仍习惯于将资金存入中国银行的中国人来说,外资银行的自降门槛技术起着有限的作用。不能更有效地吸收更多的存款也是许多外资银行难以达到存款和贷款比例的主要因素。
同样,外资银行的贷款也无法打破中国银行在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等大型企业中的垄断地位,进而关注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然而,即使在中小企业领域,外资银行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中国银行的竞争,如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也进入了中小企业贷款领域。
此外,人才竞争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外资银行的人员流动性相对较高,去年的情况尤为明显。除了高级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外,基层和中层员工也在继续流动。外资银行一般都有一套人才培训机制,其中许多人从大学高年级开始培训,然后招聘银行,但同样的职位,在中国银行比在外资银行容易,所以很多人在外资银行获得一定的资格后跳槽到中国银行。一位外资银行从业人员曾经说过:主要原因是外资银行的压力大于中国银行,但收入并不高于中国银行,甚至更低。此外,一些外资银行的所谓人才培训计划并没有完全实施。
(2)紧跟开放步伐,抓住机遇。
自金融危机以来,外资银行在开设网点方面基本停滞不前,近期呈现集中爆发趋势。前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欧兆伦的一个月开一家分行豪言壮语,后来东亚银行一周内连续开四家分行。外资银行网点布局不足一直是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大短板,尤其是对于那些综合性外资银行。因此,一旦市场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加快分行布局仍将是未来几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举措之一。此外,外资银行只能找到另一种方式,当他们知道与中国银行相比,他们在网点上没有优势。目前,外资银行基本上抓住了智能银行、地铁银行、村镇银行等中资银行基本不涉及的领域进行扩张。这些也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所以外资银行先进入是明智的。
简言之,尽管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瓶颈和尴尬的局面,但外资银行在未来几年可以在两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一方面,随着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必将加快扩大,外资银行可以在这一业务中寻求更多空间。另一方面,它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船和快船。外资银行将在海外市场展示其优势。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外资银行在这一领域将比中国银行更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