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是现代餐饮中非常常见的饮食材料。其肉质细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青鱼市场供不应求。作为四大鱼类之一,青鱼的养殖技术仍需特别注意,下面简要阐述。
介绍青鱼养殖环境条件。
1.1养殖池塘条件。
绿鱼养殖池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其养殖池应尽可能靠近水源,供水充足,水质应保持新鲜无污染。相应的电力配套设施和交通也应在后期发挥辅助作用。一般来说,池塘开挖面积为0.40~0.67hm2,尽可能长方形,通风阳光条件好。池塘底部应平整,无起伏或起伏。水深应保持在2.0m左右。应在池塘的注水口和排水口设置相应的氧气设备和抽水设备,以保持池内水质的新鲜度。
1.2清洁消毒池塘。
冬季池塘干燥时,应清理池塘内的杂草和淤泥。清洗时,应注意保持池底淤泥厚度10cm。清洗后,应修复和加固池脊。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其保水性能。整个清洗工作结束后,应暴露约3周,然后将120kg/667m2的生石灰加水,混合成溶液,洒入整个池塘;然后用长柄泥耙翻转池内淤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结合,氧化池底有机物,消除各种细菌和有害物质。此外,添加生石灰还可以增加水中的钙含量。
1.3改善水质。
整个池塘清洗消毒后,另一种养殖条件是在鱼种开始放样前8d左右施用基肥,将有机肥施用到池底。鸡粪、生石灰和磷肥是常见的有机肥。具体施用量约250kg/667m2。施用有机肥后,将水位加深至1.0m左右,至少0.8m,以培养基本诱饵生物。这一环节结束后,EM菌和单胞藻激活素将在4d左右后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肥水和净水的实际效果。等待7d左右,池塘内的水体中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浮游生物主要是水蚤。这时,可以放置绿鱼,应该在晴朗的天气里进行。
分析了青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2.1青鱼鱼种的放养。
放养前,应合理选择绿鱼品种,优先选择规格整洁、体质强壮的鱼品种。根据目前绿鱼市场的供需情况,应尽量选择加强养殖的2岁鱼作为成鱼养殖。放养时,还应控制放养密度。具体密度选择应根据池塘出入口条件、养殖技术和饲料供应情况有针对性地把握。如果放养密度过高,绿鱼的生长将非常缓慢;如果放养密度过低,池塘将无法有效利用。通常,为了尽可能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将实施混合养殖,即其他与绿鱼没有生长冲突的鱼类,如银鱼、鲫鱼等。
2.2饲料喂养。
现代大多数绿鱼养殖专业家庭,其养殖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供应,供消费者食用,因此,在饲料喂养中应选择高质量的正式企业生产的诱饵,这也是其自身经济效益提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在池塘约4.0m处搭建诱饵平台,方便绿鱼集群漂浮,反映定点、定期喂养的效果,具体喂养次数为每天3~4次,整个诱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4-6月第一阶段,每天4次;第二阶段为7月至9月,每天3次;第三阶段为10月后,每天2次。除人工诱饵外,还可根据绿鱼生长的实际情况,部分螺蛳、蛤蜊、虾等生物诱饵,促进绿鱼的健康生长。此外,应注意掌握具体的喂养时间、水温和水质等相关因素。
2.3青鱼的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
青鱼作为四大鱼之一,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加强预防。具体来说,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池内的水质。必要时,专业设备可用于检查和分析水质,科学调节水质,做好日常消毒和预防工作,消除萌芽状态中的不利因素。整个池塘喷洒含氯制剂,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青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为青鱼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一些特殊的中草药和复合维生素也可以用来制作诱饵喂养,这可以大大减少腐烂鳃病的发生。
2.4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
池塘内的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40cm,水体中的氧含量应大于4mg/L,pH值应大约为8。简言之,它应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此外,我们应该早晚检查池塘,观察水质和水位的变化,并记录绿鱼的生长状态。
3结语
青鱼是现代餐饮市场上非常常见的食品材料。它具有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目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养殖绿鱼。对于其养殖,农民需要掌握从池塘开挖到鱼苗投放的一系列环节,提高养殖产量,以获得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