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我国淡水鱼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由于其顽强的生命力,鲫鱼在中国南北地区都在养殖。虽然鲫鱼市场已经开放,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市场缺乏相应的总结,许多企业无法在这个市场上发展。
1鲫鱼养殖条件及放养前准备。
1.1池塘的选择和设计。
在池塘面积设计方面,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面积为0.35~0.89公顷。太大的池塘不利于管理。池塘的深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调整。例如,在夏季,需要增加池塘的深度,以避暑,一般为1.6~2.6米。池塘的形状设计为矩形,方向从东到西。由于鲫鱼的新陈代谢,池塘底部会有一些污垢。为防止水污染,需在底部设置一层水泥,并尽量保持其厚度不超过0.25米。池塘北侧应设计饲料平台,比水面高约35厘米,方便员工饲养。
1.2环境设备及系统设置。
鲫鱼能否安全生存的前提是其繁殖的池塘环境,池塘环境主要由水组成,因此保持水的清洁是首要任务。一般来说,确保水的透明度在24~36厘米之间,使水呈豆绿色或黄色,这种状态的水质可以满足养鱼的要求。同时,水中应保持一定浓度的氧气,过多或过少会对鱼造成伤害,因此应配备氧气机。鱼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水的酸碱度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池塘还需要设置排水系统,以调节水的酸碱度,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状态。应设置饲料机,可自动定期和均匀喷洒,以减少劳动力。
1.3鱼种放养。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放养时需要将各种生物放入池塘,促进鲫鱼等生物的共同繁殖,禁止鲤鱼、草鱼等有竞争力的鱼类。以鲫鱼为主,以鲷鱼、鲢鱼为次养鱼,其比例通常为8:1:1,少量水生植物等植被用于促进鲫鱼生长。放养鲫鱼的鱼苗时,要选择生命力顽强、无残疾、生长速度快的鱼苗。放养的数量以池塘体积为基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在1.8万~2万尾。放养时间一般为春秋两段,秋末一般为秋末,春季三月初至四月初。
2.后期养殖调控管理。
养殖后期,管理工作很重要,如果没有后期的完善管理,就不能得到好的成年鲫鱼,更不能保证收入。
2.1鲫鱼病的防治。
受水环境变化、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影响,会对鲫鱼的生长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鱼类疾病,养殖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有死鱼,工作人员应及时取出,然后深埋。为了成功地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并将所有可能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在鱼苗准备阶段,可将鱼苗放入适当浓度的盐水中,杀死其表面的细菌。在饲养鱼苗之前,可以适当地撒上生石灰来清理池塘里的污垢。鱼苗放置后,每15天左右喷洒鱼虾等药物,防止表皮毛细血管出血、鳃霉等鱼病。同时,使用的工具应不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在捕鱼季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技术,以防止错误的伤害和其他问题。
2.2合理喂养饲料。
鱼苗鱼苗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喂食饲料。根据天气、湿度等情况,合理匹配喂食次数和时间,同时考虑鲫鱼的摄食程度,注意浪费。在喂食过程中,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均匀分布。必要时,可自行加工饵料,主要是禽粪,并进行精加工,以确保鱼苗能有效吸收营养。在选择饲料时,尽量选择信誉度高、营养丰富的产品。养殖池塘与鲫鱼生长期不同,系统中粗蛋白约为30%,要求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25%,最高不超过29%,防止营养过剩。
2.3水源,水质要求。
养殖前要注意水体。同样,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应保持水质、营养和清洁。应定期向池塘注入新水,最好每5~8天注入一次新水。同时,需要每14天更换一次水,以去除无营养的旧水。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氧气增加器不断工作,以保持水中氧气的浓度,供鲫鱼呼吸,在雨天适当减少新水,增加氧气浓度。
2.4日常管理。
派专人巡逻池塘,每天早、中、晚观察池塘动态,及时处理问题,白天测量水温,检查鱼塘环境和鱼的状态。同时,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调整养殖行为,促进鱼类生长,但为了使抽样结果更准确,抽样样本必须大,太小可能会引起错觉,偏离结果。
3结语
鲫鱼养殖技术不仅需要池塘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还需要工作人员做好苗木选择和后期管理工作,定期加强管理和改进。只要我们按照技术要求,做好每一步,稳定工作,鲫鱼的养殖成果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果,给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