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本次项目建设研讨会是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落实市政府常务扩大会议的要求,重新动员和部署项目建设,努力冲刺时间,任务超过一半。上午,与会者参观并听取了旬阳县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刚才,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分别通报了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情况,各县、区、高新区发表了交流演讲。每个人都说得很客观,我完全同意。下一步,光明同志也要发表重要讲话。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精神,认真落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投资,大力推动经济增长,使安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仅20xx年和20xx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了485亿元(20xx年210亿元,增长42.1%,20xx年275亿元,增长37%)。根据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贡献率超过60%。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安康城乡的面貌和发展条件。特别是去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跟上全省发展步伐的原因是项目投资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五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16%,120个重点项目投资6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57%,继续发挥重点投资作用。西洽会签约102个项目,签约金额248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全省发展势头相比,我市项目投资份额仍然很小,仅占全省总量的4.3%左右,特别是工业项目严重不足,缺乏大型项目和大型企业来支持全球发展。从元到五月,工作存在差距,任务存在欠款,发展不平衡。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向项目建设,以更坚定的决心重点关注重点项目,以更高效的行动突破重点项目,以更精心的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形成全关注项目,全社会服务项目的强烈氛围,迅速掀起大项目和大项目的热潮。
今年,项目建设任务已经下达。各县、区、部门要认真分解3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203亿元重点项目投资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有关部门应积极介入、指导和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土地供应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开工项目,完善程序,帮助开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安排全市第三季度拟开工的项目时间表、时限、领导和责任。开工项目应协调服务和环境保护,确保计划进度的完成。年内竣工投产的项目,应倒置工期,确保质量,优化环境,确保施工,确保按时竣工投产。全市应重点确保320公里高速公路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计划扎实推进10万吨金属镍、华电安康火电厂、福润200万头肉制品加工、60万吨富硒矿泉水、3万辆汽车组装、重钢小金河磁铁矿深加工、10万吨有色电解锰、北迁、城市建设等重点产业和民生项目;重点完成钼矿选择、特种玻璃、石煤综合利用、五氧化二矾、白云石综合利用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各县、区应确定自己的翻转项目,落实西部博览会签约项目,努力提高项目绩效率和资金到位率,完成60亿元投资项目的建设任务。
下面,我就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讲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应该从前瞻性的角度和思维来规划这个项目。视野狭窄,思想保守,胆怯不能抓住大项目,不能赢得大投资。我们必须抬头看,开阔视野,考虑和规划这个项目。首先,我们应该从国家政策的指导层面来规划这个项目。今年,国家宏观监管政策的总体基调是继续扩大国内需求、高速公路、城市化建设、民生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国家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产业项目规划指明方向;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强南水北调水源补偿,为我们争夺项目、引进项目、项目提供难得的机会。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提出一批符合国家投资要求的好项目。第二,从省级投资建设的角度,争取国家投资。目前,《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实施,省政府也批准了我市新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省将继续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的投资,鼓励省级大型企业支持健康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善于从省级规划和政策中规划项目,争取投资。第三,结合规划和规划项目。规划的关键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如何优先改善民生,有效把社会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让人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如何以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城乡统筹规划;如何围绕大交通环境改善,重点建设开放型经济。这些都离不开大的支持和计划。第四,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规划项目。这是项目能否上升和建设规模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我们的项目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市场有需求和竞争力,我们就应该打破所有的框架,迅速实施。第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项目。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以科技含量、总投资、税收、就业能力、环保标准、能源消耗和可持续发展为项目引进的评价标准。选择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选择投资强度大、就业能力大的项目,选择能发挥比较优势、驱动能力强的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走科技减排、经济效益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是高度重视项目的储备和生成。随着一批大型项目的建设和国家政策投资的减少,我市后续项目的缺乏开始凸显。要抓紧研究,储备和推出一批续期项目,从优势资源中寻找发展方向,挖掘项目潜力,规划生成项目。善于从国家政策导向生成项目;从优势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发展生成项目;从审视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承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生成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生成项目;从大企业、大集团量身定制配套产品生成项目,确保我市项目建设和投资稳定、持续、强劲增长。
第三,要努力提高项目的引进能力。实践证明,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项目投资,领导必须围绕项目、服务、力量聚集项目,形成全市共同抓项目的局面。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必须把重点放在项目建设上,把重点放在项目和服务项目建设上,有效遏制投资下降的趋势。二是创新投资吸引方式。充分利用各类会展平台,实施产业集群投资吸引、核心项目及配套项目整体投资吸引,推动投资吸引方式定位、专业对口、上门联系转型。密切关注大企业、大集团,采取外部投资吸引、投资吸引小组的方式,明确投资吸引任务,限制投资吸引时间-6-限制,提高投资吸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我们应该主动参观这个项目。根据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积极与大企业进行长期的情感合作。市委、市政府每半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项目建设,每年开展一次项目检查活动。县、区、市有关部门的项目建设定期按月通知、季度评估、年终评估。
第四,有效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一个项目从生成到建设和生产,涉及的程序很多,环节也很多。任何程序都做不到,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熟悉项目前期的基本程序。深入研究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规划、土地、林地、环境评价等规定程序及相关政策,使项目审批流程更加顺畅。第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认真调查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及时解决,使待批准的项目提前批准,在建项目快速建设,完成的项目提前达到效果。为迎接明年陕南省第六次突破发展研讨会在安康举行,市委、市政府要求,明年4月底前,两翼5个县和高新区,至少投资1亿元,5个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3个投资不少于5000万元,其他5个县至少投资5000万元,2个投资20xx万元。第三,加强协调和推广。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从项目审批、选址、建设和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开始,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建设和生产,建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现质量、进度、安全三同步。加强资金监督,严禁挪用、占用、挥霍各项目资金,确保优质项目建设。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建设和生产,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现质量、进度、安全。加强资金监督,严禁挪用、占用、挥霍各项目资金。
第五,促进新兴产业项目的成长和发展。与人类的成长一样,项目建设需要精心培育和照顾,逐步生成、发展、成长和成长。为了引进一个项目,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可以说是断了腿,断了嘴,这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千方百计引进项目,由于培育支持不到位,无法生根或建设缓慢,资金将白费,汗水将白费,苦难将白费,我们将失败。各县、区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企业和项目建设的需要,提供最可能的帮助,给予最大的关注,做好项目培育工作。首先,坚持项目集中在公园内。省批准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15平方公里。我们必须规划、建设和管理高新区,有效提高高新区的吸收和承载能力。各县还应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工业园区。同时,严格控制项目进入园区,有选择地进入项目,防止低层次、小项目占地,有效提高园区单位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信息灵活性、熟悉政策等优势,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技术,使企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第三,帮助企业做好市场衔接。各县、区、部门要把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紧密结合企业生产营销情况,做好前瞻性预测,引导企业安排年度产销计划,促进产销衔接,使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新兴企业茁壮成长,优势企业扩能增效。第四,努力改善项目建设环境。各级政府必须把改善环境放在与项目建设成败有关的突出位置,下大决心,努力解决硬环境软环境、软环境硬的问题。对于出台的优惠政策,我们必须落实失信客户的承诺。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主动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对于能够在地方权限内给予企业的政策,我们应该给予完整、足够和到位。严格依法行政,畅通监督渠道,方便办理手续,缩短办理时限,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宽松的环境。
同志们,目前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进入落地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紧迫感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全力做好工作,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新成果,确保双过半目标任务圆满完成。